双重癌症幸存者受到“床边天使”的启发

2025-04-02 14:27来源:本站编辑


她将在库马医院第一次轮班时站在床的另一边。

她于2020年首次感染白血病,在堪培拉医院接受了11周的化疗和其他治疗。

然后,她在悉尼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她的姐姐是捐赠者。

起初,一切似乎都很好,考特尼的病情有所缓解。这段经历促使她学习了三年,毕业时成为了一名注册护士。

但就在去年1月开始工作之前,癌症复发了,她回到了堪培拉医院的起点。她前年在那儿过的圣诞节。

护士们也很棒。

“他们让癌症变得可以忍受。在堪培拉,我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人。”

寻找第二个骨髓捐献者的工作开始了。这一次,在澳大利亚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一个国际数据库提供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匿名捐赠者。


去年5月22日,她接受了第二次骨髓移植。

这招奏效了——考特尼现在成了爱和关怀的给予者,而不是接受者。

“这是人生的第三次尝试。如果我没有做那个移植手术,我就活不下来了。”

但这对她来说很重要:澳大利亚需要更多的骨髓捐赠者。

第二个捐赠者必须来自国外,因为澳大利亚的骨髓登记,用她的话说,“非常非常差”。几乎没有任何捐赠者的名单。”

她敦促澳大利亚人去登记。捐献骨髓不会危及捐赠者的健康。身体会补充失去的东西。

但捐赠真的是赋予生命。“这实际上是在救人。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给人第二次生命”是澳大利亚干细胞组织的口号,该组织是18岁至35岁的人可以注册的组织之一。澳大利亚红十字会也组织了登记方式。

尽管有挽救生命的好处,但澳大利亚人在这方面行动迟缓。


据白血病基金会计算,“每年有600多名患有血癌的澳大利亚人需要捐献干细胞”。

“一些患者在他们的家庭中找到了匹配的供体,但超过一半的患者需要从匹配但不相关的个体那里获得干细胞。”

但是缺少匹配意味着接受者和他们的医生不得不去国外寻找,这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昂贵的。

“目前,大约四分之三的干细胞捐赠来自海外捐赠者。

“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因为供体细胞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需要快速接受新干细胞的患者那里。”

  • 更多信息,请访问abmdr.org.au。

鸡鸣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