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17:21来源:本站编辑
科学家周一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外行星中二氧化碳的关键化学成分。
根据《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些气态巨行星不具备外星生命存在的能力,但确实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提供了线索,即遥远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HR 8799系统距离地球130光年,只有3000万年的历史——与我们太阳系的46亿年相比,这只是一个婴儿。
根据这项研究,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星悦麻将研究小组利用韦伯望远镜直接探测到了太阳系所有四颗已知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他们使用了韦伯的日冕仪,这种仪器可以阻挡明亮恒星的光线,以便更好地观察围绕它们旋转的行星。
“这就像当你仰望天空时,把你的拇指放在太阳前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威廉·巴尔默告诉法新社。
通常情况下,韦伯望远镜只有在系外行星经过其主星前时才能探测到它们。
这种“凌日法”就是韦伯在2022年间接探测到气体巨星WASP-3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但对于最新的发现,“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行星本身发出的光,而不是宿主恒星发出的光的指纹,”巴尔默说。
这并不容易——巴尔默将这一过程比作在灯塔旁用手电筒发现萤火虫。
他补充说,虽然这些气态巨行星可能无法孕育生命,但它们的卫星有可能孕育生命。
目前有一些任务正在进行中,目的是找出木星几颗卫星冰冷外壳下的广阔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
二氧化碳(CO2)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使其成为寻找其他地方生命的关键目标。
由于二氧化碳在极冷的太空中凝结成小冰粒,它的存在可以为行星的形成提供线索。
巴尔默说,人们认为木星和土星最初是由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堆微小的冰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固体核心,然后吸入气体,成长为巨人。
因此,这项新发现是一个“关键的证据”,证明遥远的行星可以以与我们的天体后院类似的方式形成,巴尔默说。
但这种现象在整个宇宙中有多普遍还不清楚。
天文学家现在已经发现了近6000颗系外行星,其中许多都是巨大的,而且没有一颗是适宜居住的。
巴尔默说,“我们需要实现的巨大飞跃”是专注于更小的地球大小的世界。
美国宇航局的南希·格蕾丝·罗马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27年发射后,将使用日冕仪来实现这一目标。
巴尔默希望利用韦伯望远镜观察更多的四行星系统,但他补充说,未来的资金现在是个问题。
上周,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已被解雇,这表明美国航天局将进一步削减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