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电商巨头亚马逊再次陷入舆论漩涡!这次不是因为创新科技,而是因涉嫌“套路”消费者而付出天价代价——25亿美元和解金背后,暗藏怎样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当“一键下单”的便捷变成“千层套路”的取消流程,当《伊利亚特》史诗成为复杂退订系统的代号,我们不得不反思:科技赋能的本质究竟是服务用户,还是捆绑消费?这场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博弈,既揭露了巨头商业模式的隐秘角落,也敲响了企业伦理的警钟。或许,真正的创新不该是玩弄界面设计的“猫鼠游戏”,而是让每个按钮都经得起良知的拷问。

亚马逊同意支付25亿美元(约合43亿纽元)和解美国监管机构的指控,该公司被指使用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注册Prime会员,并设置重重障碍阻挠退订。

联邦贸易委员会在亚马逊总部所在地西雅图的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这家在线零售巨头故意诱导消费者订阅年费139美元的Prime服务。

“今天我们要把数十亿美元放回美国民众口袋,并确保亚马逊永不再犯。”FTC主席安德鲁·弗格森在声明中表态。

他补充强调,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FTC“坚决打击企业欺诈普通民众血汗钱的行为”。

亚马逊回应称公司及高管“始终合法经营,和解使我们能专注为客户创新”,但未承认任何不当行为。

这家电商巨头还表示“极致优化了Prime会员注册与取消流程,为全球数千万忠实会员提供超值服务”。

和解金中15亿美元将注入消费者退款基金,10亿美元作为民事罚款。

指控核心聚焦两点:亚马逊通过混乱结算流程未经明确同意吸纳会员,并创建内部代号为“伊利亚特”(喻指特洛伊战争般漫长艰难)的退订迷宫。

FTC揭露其结算页面将拒绝Prime的选项隐藏为不起眼链接,而订阅按钮却醒目突出。关键价格信息与自动续费条款常被缩小或隐匿。

九牛一毛

在陪审团庭审第三日达成的和解协议要求亚马逊彻底改革会员注册与取消机制。

包括增设清晰拒绝选项,禁用“不用了,我不需要免运费”等模糊表述,在扣费前强制披露价格与自动续费条款。

亚马逊声称多数整改已完成。

拜登政府时期提起诉讼的FTC前主席莉娜·可汗直言:“25亿美元罚单对亚马逊不过九牛一毛,对明知故犯的高管更是解脱。”

批评者指出和解时机恰逢亚马逊在诉讼中显露败象——法院上周已裁定Prime订阅受消费者保护法约束,且亚马逊在未充分告知条款时非法获取用户账单信息。

此案是近年来美国两党联手遏制科技巨头权力的系列诉讼之一,标志着政府对科技行业长期放任政策的终结。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