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曼彻斯特犹太教堂恐袭事件发生一周后,案情出现戏剧性转折。一名曾被无罪释放的嫌疑人再度落网,揭开了反恐斗争中"信息隐匿"的新维度。当极端分子在神圣的赎罪日驾驶汽车冲撞人群、持刀袭击并佩戴假炸弹背心实施暴行时,两个无辜生命的逝去引发了对公共安全体系的深刻反思。警方在枪战中的行为虽被认定合规,但此案牵扯出的恐怖主义思想渗透、公民举报责任、执法边界等问题,仍在英国社会激起层层涟漪。这场发生在宗教场所的惨剧,不仅考验着反恐机制的应变能力,更警示着我们: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极端主义暗流,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阻断悲剧重演的关键。

曼彻斯特犹太教堂袭击事件中曾被捕又获释的一名男子,近日在该市机场再度落网。

大曼彻斯特警方透露,这名30岁男子于周四12点34分因涉嫌"未披露恐怖主义行为信息"被拘押。

这位未公开姓名的嫌疑人曾于10月2日因涉嫌实施、预备和煽动恐怖主义行为被捕,事件源于上周克伦普索尔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

周四再度被捕后,该男子目前已获有条件保释。

最新披露显示,在上周四的暴行中,35岁的吉哈德·阿尔-沙米竟在疯狂作案过程中拨打999报警电话,宣誓效忠所谓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

他驾驶汽车冲撞在希顿公园希伯来犹太教堂聚集庆祝赎罪日的犹太人群,随后持刀袭击他人,佩戴着假自杀式炸弹腰带试图冲闯犹太教堂,最终被武装警察击毙。

66岁的三子之父梅尔文·克拉维茨不幸遇难,53岁的阿德里安·道尔比也被证实身亡——据信他在奔跑封锁教堂大门阻止阿尔-沙米继续持刀行凶时,被警方流弹误伤。

周三,警方监督机构表示未发现警方行动存在行为失当证据。

但警察行为独立办公室指出,开枪的三名大曼彻斯特警官仍被视为案件证人,该案仍在复审中。

反恐警方认为,出生于叙利亚的英国公民阿尔-沙米深受极端伊斯兰主义思想影响。

尽管其宣称代表伊斯兰国行动,但军情五处据称未能证实阿尔-沙米与该恐怖组织或其他被禁组织存在关联。

反恐警方最初逮捕了六名与袭击有关人员,其中两人已于周六无罪获释。

其余四名被捕者于周三获释,但其中一人在获释次日再度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