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唐纳德·特朗普的国事访问,竟成了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的“政治强心针”!就在两周前,这位工党领袖还因大使罢免、内阁丑闻而深陷执政危机,谁料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大秀彻底扭转了局面。从温莎城堡的风笛迎宾到切克斯庄园的百亿级科技协议,从软实力铺路到硬成果收割,斯塔默赌上了所有政治筹码。这场访问背后,不仅是英美“特殊关系”的重新包装,更是一场关乎首相生存权的豪赌——当国内支持率持续低迷,他急需用国际舞台的高光时刻向选民证明:工党政府不仅能稳住船,还能破浪前行。

对于一位刚刚经历执政生涯最艰难两周的首相而言,唐纳德·特朗普竟成了这场政治硬仗中意想不到的“强心剂”。

在国事访问前夕,我从未想过会写下这样的评价——尤其是在英国驻美大使彼得·曼德尔森几天前刚被罢免的背景下——但这场访问注定将成为一位亟需胜利的首相的成功篇章。

从首日盛大隆重的仪典,到切克斯庄园的硬核谈判,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以迎合这位总统:包括下榻温莎城堡的安排,以及用风笛合奏迎接他(致敬其苏格兰血统)进入基尔·斯塔默爵士的乡间官邸。

斯塔默全力调动所有可用的软实力,以换取实实在在的成果。

真正的胜利确实存在。最吸睛的英美科技合作协议被双方誉为“特殊关系”的新阶段——特朗普召集了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和苹果蒂姆·库克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齐聚切克斯庄园见证签约。

唐宁街10号更借机推出一系列商业决策,宣称将吸引1500亿英镑对内投资。

实际成效尚待观察,但这无疑为首相在11月预算案前提供了积极叙事。政府宣称将在哈特尔浦、诺森伯兰郡布莱斯等“红墙选区”创造数千个科技与核能就业岗位。

“首相正为勤奋的英国人民争取利益”——这是唐宁街最想传递的核心信息。对于一个陷入困境的工党政府而言,能在红墙城镇大谈投资与就业,正是基尔爵士亟需讲好的故事。

这位首相迫切需要说服选民:在预算案前,他和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能推出真正推动增长的战略。当他欢呼科技新协议和巨额投资时,这种迫切写满了他的脸庞。

唐宁街内部人士透露,斯塔默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促成了“远超预期的协议”。

首相的另一位长期盟友坦言:“今天(首相)终于有机会提醒人们他的执政目标和个人所长。”

除商业合作外,基尔爵士还展现了与总统“友好分歧”的政治智慧。

在英国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上,特朗普公开表示反对,但并未因此指责基尔爵士。

背景解读: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味着什么?

风波中的稳舵者

当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曾建议斯塔默“出动军队”阻止非法移民时,现场确实泛起涟漪。但两位领导人显然彼此尊重,尤其对关系中的弱势方英国而言,这种尊重尤为可贵。

总体而言,特朗普并不想掀起风浪。

当我在记者会最后一个提问中问及——他是否同情因与杰弗里·爱泼斯坦关联而被罢免的曼德尔森勋爵时,这位同样有历史关联的总统完全回避了问题,声称尽管多次邀请对方至白宫,“但并不认识他”。

“意外冲击”

对于这位以火爆言论闻名的总统,此举明显是为避免制造头条。而对斯塔默团队而言,这场国事访问(恕我直言,在经历多次政策重置后)实则是让政府在新任期艰难开局后重回正轨的尝试。

唐宁街内部认为,首相此前遭遇了两大“意外冲击”——安吉拉·雷纳的税务纠纷和曼德尔森支持已定罪爱泼斯坦的邮件事件——这些都超出了唐宁街10号的控制范围。

收听:彼得·曼德尔森的沉浮录(再次坠落篇)

此次国事访问让政府重拾势头,为本月下旬工党大会营造了有利氛围。

对受挫的首相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信心提振。当他超越“特殊关系”的客套话,真正为英国人民争取到实质成果时,或许能重新找回执政的使命感。

有趣的是,我记得特朗普的国事访问曾是多险象环生的时刻(参见2019年特蕾莎·梅的经历),如今却成了首相的喘息之机与正名时刻。

这或许反映出基尔爵士执政后的某种现实:驾驭国际舞台比应对国内局势更加得心应手。

入秋之际,他仍面临巨大挑战:既要应对工党大会上面临与领袖关系紧张的代表们,又要处理预算案中经济前景严峻和增税预期的难题。

非法移民问题压力未减,民调支持率仍显低迷。

但成功的国事访问带来了亟需的提振——数百亿投资、数千个就业岗位,这些将成为首相蓄力前行的政治资本,支撑他眺望漫长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