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神圣的赎罪日祷告声遭遇极端主义的血腥屠刀,曼彻斯特犹太会堂的斑斑血迹再次刺痛文明社会的神经。这场发生在信仰圣地的恐怖袭击,不仅暴露了欧洲极端思潮的蔓延危机,更折射出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的撕裂之痛。行凶者作为未被反恐系统标记的"隐形炸弹",警示我们反恐防线的漏洞比想象中更为致命。当犹太会众用血肉之躯抵住大门,当三孩之父为守护他人身中数刀,这些逆光前行的身影照见了人性最后的光辉。此刻需要我们超越政治立场的激辩,共同守护"永不重演"的人类誓言——因为对特定族群的屠刀,终将斩断整个文明的根基。

反恐部门与情报机构昨夜全面升级警戒,担忧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模仿作案——就在犹太教最神圣的赎罪日,一名疑似伊斯兰极端分子在礼拜场所对犹太信徒发动致命袭击。

当局确认凶手为35岁英籍叙利亚裔吉哈德·沙米。此人从未被纳入政府"预防"反恐计划监控名单。

曼彻斯特惨案发生后,首相严正警告"反犹主义正在死灰复燃",全英犹太宗教中心已增派警力防护。此刻正值加沙支持者与警方爆发冲突,有人公然叫嚣"根本不在乎犹太社区"。英国警方完整声明显示,曼彻斯特犹太会堂遇袭事件已造成两人死亡。

  • 新奥尔良惨案引发ISIS模仿作案恐慌 英国全面戒备
  • 基地组织分支封锁整个国家并纵火烧毁石油设施

沙米身绑疑似爆炸装置,先驾车冲撞人群,又在克朗普索尔希顿公园犹太会堂外持刀行凶。警方接报7分钟内将其击毙。

《每日快报》披露,这场血腥屠杀的行凶者此前完全未进入安全部门监控范围。

《泰晤士报》调查证实,情报机构从未对沙米实施主动监控。初步调查显示此人在案发前始终是"隐形人"。

两名三十余岁男子与一名六旬妇女因涉嫌参与袭击被捕。目击者称看到警方从会堂附近住宅押解出数人。

三位勇士浴血守护 伤者情况牵动人心

截至周四深夜,三名男性伤者仍在抢救。一人身中数刀,一人遭车辆碾压,第三人伤情被官方证实"可能来自警方拦截凶徒时的波及"。

《每日邮报》揭露,一位三孩父亲为封锁会堂入口身负重伤,至今仍在手术室。尚不确定其伤势来自警方误伤还是子弹击碎大门时的迸溅碎片。

大曼彻斯特警局局长斯蒂芬·沃森爵士强调,全赖信徒与安保人员的"瞬间英勇",凶徒才未能闯入圣殿。当暴徒突破外门时,礼拜者已在内殿筑起人墙。

首席拉比痛陈:街头犹太大屠杀的必然恶果

首席拉比埃弗拉姆·米尔维斯爵士沉痛宣告,这场恐袭是"街头、校园、社交媒体上持续蔓延的仇犹浪潮的悲剧性结果"。

"我们的心已破碎,"他在X平台发文,"英国犹太社区刚结束赎罪日神圣斋戒,就不得不面对曼彻斯特希顿公园会堂恐袭的残酷真相。这是深埋恐惧中早已预见的劫难。"

"长久以来,我们目睹仇犹毒焰在街头巷尾肆虐——这就是它结出的恶果。这不仅是对犹太社区的屠戮,更是对人类文明基石与普世价值的践踏。"

前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的家人在袭击后陷入疯狂搜寻——其岳父迈克尔·戈德斯通当时正在会堂内。直到在天空新闻直播画面中看到老人安然走出,全家才瘫坐在地。

沙普斯回忆,戈德斯通当时与恐怖分子"仅一门之隔",用血肉之躯抵住正在被撞击的内门。

紧急从哥本哈根磋商赶回主持眼镜蛇会议的基尔·斯塔默爵士誓言"不惜一切守护犹太社区"。他谴责"针对犹太族群的卑劣恐袭",盛赞警方与安保"阻止了更大悲剧"。

内政部披露,沙米幼年抵英,2006年未成年时即获英国公民身份。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与英犹太社区同悲共泣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就"野蛮袭击"表达哀悼:"我们与遇难者家属同悲,为伤者康复祈愿。"

以外长吉迪恩·萨尔严词批评工党政府未能遏制"英国境内猖獗的反犹反以煽动"。

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克指出犹太民众面临的"恐惧氛围",将反犹袭击激增归咎于对加沙战争的过度聚焦,呼吁"各方降温激进言论"。

曼彻斯特昨夜再起波澜,亲巴勒斯坦游行获准穿越市中心。随后爆发的冲突令民众质疑游行许可的合理性。

伦敦白厅区的大规模亲巴示威中,警方与抗议者发生类似冲突,至少40人被捕,其中6人因袭警被起诉。

亲历者回忆,袭击发生时会堂内正进行赎罪日最庄严的"缅怀祷告",信徒们都在为逝去的亲人诵经。

带领信众逃出生天的丹尼尔·拉比,其妻子埃斯特自丈夫清晨九点散步前往会堂后,一度失去联系直至噩耗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