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毒品与犯罪的阴影下沉沦半世纪的汽车旅馆,竟在疫情最黑暗的时刻完成自我救赎。当康复项目与业主决裂,所有人都以为这里将重陷泥潭,却意外诞生了照亮生命的"避风港"。Lumen Fidelis用拉丁语诠释着"信徒之光",三年来让数百名退伍军人、家暴幸存者、前科犯重拾尊严。在这里,褪色的墙纸见证着母女破碎关系的弥合,生锈的窗框守护着戒毒者第一千零一次挣扎。当儿童贴纸与纳洛酮药盒共处一室,当波士顿梗犬迎接下班的主人,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是73个灵魂从地狱爬回人间的史诗。或许真正的神迹,从来不在教堂的彩窗上,而在凡人相互搀扶的掌温里。

这座蜷缩在5号州际公路与99号公路交汇处的汽车旅馆,曾是克拉克县臭名昭著的地标。

数十年来,东北78街708号的破败"价值汽车旅馆"是毒品交易、吸食与沉沦的温床。然而在疫情最猖獗时,这里蜕变成戒毒重生的人生转折站。

当康复项目与业主关系破裂,所有人都以为这片土地将再度沦为犯罪磁石。

但它却成了"避风港"。

自2023年9月起,拉丁语意为"信徒之光"的Lumen Fidelis组织开始运营这家清醒生活旅馆。迄今已帮助数百名渴望新生者,包括退伍军人、家暴幸存者、长者、家庭和有犯罪前科的人。

旅馆现有73位居民,其中11人自Lumen Fidelis接管之初便坚守于此。

"我们始终默默践行使命...无论送来怎样的人,我们都将倾尽全力照料,"联合创始人克里斯·托巴本说,"救助那些身处生理、情感、心理危机中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接管旅馆两周年纪念日,托巴本站在某间废弃客房的中央。这里的住客刚刚复吸。贴着彩色贴纸的儿童双层床旁,梳妆台上堆着数盒阿片逆转剂纳洛酮。

"你会目睹他们的生活如何在房间里崩塌,"托巴本说,"这残酷提醒着我们,与帮扶对象共同构建的成果可能瞬间瓦解——有时只需几天。"

尽管住客会经历挫折,但旅馆的警方出勤记录已大幅减少,与当年毒品犯罪肆虐的景象天差地别。

警长克里斯·斯基德莫尔透露,2022年1月至2025年9月中旬,克拉克县警局在此仅备案28起刑事案件,年均约7起。而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犯罪记录高达303起,年均约30起。

最终庇护所

组织领袖黛安娜·贝克表示,"避风港"已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建立起口碑。

"我们与所有机构合作,名单还在不断延长——只因我们是社区戒毒者最特殊的安居选择。"

这个非营利组织允许住客无限期居住,只要保持清醒并积极迈向新生。项目提供周会,鼓励居民参加匿名戒酒会和匿名戒毒会。

工作人员透露,旅馆每月平均有3-5间客房发生人员变动,主要源于复吸。Lumen Fidelis每月至少进行两次清醒检测,并尽力将复吸者转移至无清醒要求的住所。

该组织实行"补救权"模式。

"我们会安排他们接受治疗或转移至其他救助点——但永远为他们保留回归的机会。"联合创始人杰夫·塔尔博特说。

目前"避风港"等候名单尚有6人。

单间月租600美元,双人间750美元。托巴本指出居民月均收入约1140美元,但多数人入住时身无分文。

"许多人在这里稳定下来后,终于能自食其力。我们不愿催逼他们离开。"

据工作人员透露,已有两位居民成功购置了自己的房产。

救赎与治愈

穿行在旅馆走廊间,居民的生活痕迹随处可见——墙上的装饰画,窗台的相框与小摆件。

45岁的曼迪·杰克逊坚信,"避风港"与戒瘾十二步法挽救了她的生命。

"毒瘾是我们家族的世代诅咒,"她说,"但住在这里阻断了诅咒向我女儿蔓延。"

作为有重罪记录者,杰克逊从未想过能在戒毒中心工作。自2024年底入住后,她不仅获聘于治疗中心,更重建了与女儿的亲情。

这里是唯一允许她19岁女儿同住的庇护所。

"她9岁时我离开了她。在旅馆的这些日子,我找回了因入狱失去的母女时光。教她换机油...刮腋毛...每晚聊天入眠,"杰克逊哽咽道,"我们在这里共同疗愈。"

破晓新生

史蒂文·威尔逊住在杰克逊对门。某个黄昏,他刚下班推开家门,12岁的波士顿梗犬弗雷雅便扑上来迎接。

"宝贝乖。"威尔逊急忙放下工作包抚摸爱犬。

去年入住以来,他在榛树谷汽车旅馆找到工作,巩固了戒瘾成果,并开始规划未来。

"头顶有片遮风挡雨的屋檐,让我如释重负。"

他说随时能向工作人员求助让他倍感安心。计划存够钱开办狗狗日托所后再搬离。

"生活终于有了盼头,"威尔逊望向窗外,"从这里起步,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挣脱宿命

如今的访客很难想象旅馆1963年初建时的模样。当时名为"阿罗哈汽车旅馆"的它充满热带风情,配有泳池和迷你高尔夫球场。

1970年代起,旅馆开始频繁出现在《哥伦比亚人报》的警事专栏。1980年代中期更名为"价值汽车旅馆",以"每晚最低21美元"的招牌闻名。

1998年,波特兰地产商米尔顿·布朗购入该产业。

2011年,华盛顿卫生部因发现不洁床罩、沾染尿液粪便血迹的床垫及鼠患而吊销其执照。但同年末旅馆通过整改保住经营资格。

2019年,"价值汽车旅馆"门窗被封堵。后来,发光的巨型十字架在楼前竖起,廉租广告被骷髅标志与戒瘾承诺覆盖。

旅馆转型为"卡斯珀康复之家",由克拉克县居民詹姆斯·卡斯珀运营——他本人曾是这里的常客,数十年前成功戒毒。2021年正式开放的康复中心用60个单元服务戒瘾者。

然而2023年8月租约到期后未获续签。卡斯珀起诉业主Commercial Adventures LLC等布朗父女关联企业,指控对方违背售房承诺。最终双方达成撤诉协议,但30名住客顿时前途未卜。

光明降临

2023年8月底,托巴本接到塔尔博特关于旅馆危机的电话。

托巴本与温哥华住房非营利组织"社区根基协作"的成员试图寻找运营伙伴,但无人愿意接手。

"到8月26日,我们开了六次会,很明显整个社区都对这里避之不及。"

2023年8月28日,创始人们向州政府提交了Lumen Fidelis的注册文件。9月1日清晨,托巴本、塔尔博特与同伴们正式进驻开展工作。

"我们每日致力让这里变得更好,希望更多住客能以空间为荣,找到归属感。"

如今旅馆增设了游乐场,居民们还搭建了带娃娃屋的儿童户外游戏区。

尽管克拉克县的资助计划落空,组织仍希望增建厨房,让居民能烹饪健康餐食,告别快餐与微波食品。

团队正逐间翻新客房,但无意制作新招牌。

"不会浪费资金做招牌,那只会彰显我们有余钱搞形式主义,"托巴本坦言,"这偏离了居住于此的人们真正的需求——帮助他们重获稳定,继续前行。"

社区资助新闻标志

本报道由社区资助新闻项目支持,这是《哥伦比亚人报》与地方媒体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主要捐助方包括埃德与多莉·林奇基金、尼伦伯格家族、基尔尼夫妇、奥利瓦夫妇、考利茨部落基金会及梅森·诺兰慈善基金。《哥伦比亚人报》保留内容控制权。更多信息请访问columbian.com/c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