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部设定在虚构欧洲国家的宣传电影在本国票房彻底扑街。这部获克里姆林宫支持,意图展现西方生活阴暗面的影片,甚至被俄文化部誉为"具有社会意义的重点项目"。
由俄罗斯导演安德烈·格拉乔夫执导的《宽容》,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弗兰格里亚的虚构欧洲国家。制作成本预估至少2亿卢布,约合240万美元。
据《梅杜莎》报道,该片首周末仅吸引192名观众,场均观影人数低至3人。
影片主线聚焦难民营地男性实施的性暴力事件,并塑造了一位沉溺于批判西方社会弊病的连环杀手。其中更出现骇人场景:当地牧师的跨性别儿子在教堂遭遇阉割与穿刺之刑。
整个故事试图论证抛弃传统价值观将导致"社会崩溃与身份认同丧失"。
尽管有前国会议员扎哈尔·普里列平与俄罗斯知名演员米哈伊尔·波利塞马科、谢尔盖·乔尼什维利加盟,仍未能激起本土影迷兴趣。
在知名影评平台Letterboxd上,该片收获恶评如潮。网友斥其"艺术表现拙劣"且"传递卑劣价值观"。
有影评人犀利吐槽:"艺术性贫乏的典型:纸片人设与生硬对白,粗糙特效强撑黑色氛围,动作设计停留在电视剧水准——整整三小时的视觉折磨。不过某些烂出风格的桥段,倒是成就了另类喜剧效果。"
导演安德烈·格拉乔夫此前以历史纪录片创作为主。
据《泰晤士报》披露,格拉乔夫早在2018年便构思此项目,直至克里姆林宫发动对乌全面入侵才获得资金支持。虽获政府背书,影片宣传力度薄弱,引发业内人士质疑整个项目实为套取国家资金的骗局。
流亡导演亚历山大·罗德尼扬斯基旗下制片公司的创意总监伊万·菲利波夫,在社交媒体直指要害:"我怀疑这根本是扎哈尔·普里列平设计的套现骗局,打着爱国旗号从文化部攫取千万经费。否则实在无法理解,这种粗制滥造的产物为何能获得国家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