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会告诉你刷社交媒体是浪费时间,深夜刷屏更是如此。但我绝不认同。
若非2023年12月那个深夜的随手一刷,我根本不会看到科罗拉多儿童医院那些等待肝移植的孩子们。报道中那位为陌生孩童捐献部分肝脏的女性,像暗夜里的星光,激励着健康成年人加入潜在捐献者行列。
那些期盼及时等到捐献者挽救生命的年轻患者与家庭,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两天后,我点击链接申请成为UCHealth活体捐献计划志愿者。半年后,我通过机器人手术将部分肝脏捐献给了一位陌生人。
如今手术已过一年。原本只为助人的举动,却让我惊觉这段经历如何深刻重塑了我的人生轨迹。
让我重新审视健康与医者的价值
健康是上天馈赠的厚礼,从来不该被视为理所当然。在医院等候区、停车场、走廊与餐厅,我目睹无数患者家庭面对沉重诊断时的挣扎。
莫琳·卡里格等待进入手术室/由莫琳·卡里格提供我是幸运的。经过层层检测评估捐献适应性,手术与恢复皆顺利无碍。更珍贵的是,这一路上遇到的医生护士,无时无刻不展现着对每个生命的真切关怀。
唤醒我对时间维度的感知
时间同样是珍贵的赠礼。捐献经历让我深刻体悟到生命的有限性——我们未必拥有足够岁月去追寻真正重要的事物。
作为公关顾问,如今我更专注选择具有深层意义的项目。与客户洽谈时不仅关注工作内容,更重视价值共鸣:我们是否追求相同愿景?是否尊重合作者?是否在创造能助人的影响力?
我也开始珍惜与异地亲友相处的时光。过去半年里,我专程飞行四次参与婚礼、毕业礼与庆生宴。今秋将接待两批远方好友。那个总在通话结尾说“改天聚聚”的朋友,我们终于约定了具体日期。
莫琳·卡里格与大学同窗在近期婚礼上/由莫琳·卡里格提供时刻自问“这样花费时间值得吗”,让我学会明智支配光阴。生命短暂而珍贵,不该耗费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更不该推迟真正重要的时刻。
让我见证“say yes”的惊人能量
对捐献首肯后,医疗团队接连抛出更多可能性:
是否愿意捐献给成人患者?若受赠者选择匿名能否接受?康复后可否参与志愿服务?我全部给出了肯定答复。这些决定意外拓展了我的生命维度。至今仍与捐献过程中结识的两位护士保持联系,每次回医院都会带去午餐茶点。
莫琳·卡里格(右)与护士兼移植协调员杰米在术后复诊日/由莫琳·卡里格提供如今定期志愿服务已成为生活重心。我在医院活动室值班,让患者家庭暂时远离病房与医疗讨论。陪孩子们挑选玩具,与家长闲话家常。看似简单的角色,却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最近有位创办搜救犬培训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邀我参与野外训练——在丛林中设障藏匿等待搜救犬发现。若是从前,我大概会拒绝与陌生人共度周末。但这个夏天,我毫不犹豫抓住了机会。
莫琳·卡里格出院当日与爱犬萨莎相伴/由莫琳·卡里格提供这趟旅程值得吗?绝对值得。是否帮助训犬师积累了实战经验?当然。所有搜救犬都找到我了吗?倾盆大雨中,它们全部做到了!这些了不起的生命与从事救援事业的伙伴,让我收获满满。
赋予我值得倾注心血的事业
活体捐献不仅是我过去的决定,更成为现在与未来的使命。我将不遗余力为活体捐献者、等待移植的患者、以及赋予患者健康与时间的医疗团队发声。
莫琳·卡里格的活体捐献纪念品分享经历是提高认知的重要方式。当向客户同事告知手术安排时,一位友人透露自己曾是骨髓受赠者,另有两人主动咨询捐献流程。这项事业让我与人们建立深层联结,开启关于生命价值的对话。
让我领悟大小善举的涟漪效应
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能够捐献器官。但创造改变的方式还有很多:捐献血液血小板、贡献时间做义工、在朋友需要时现身。
每个角落都有需要帮助的人,这段经历教会我保持觉察。最近我为居家恢复的捐献者送去餐食,为准备搬家的邻居保留纸箱,指导友人的女儿准备人生首次求职面试。
在我术后恢复期间,也收获了无数温暖:友人探访、令人开怀的讯息贺卡、门前悄然出现的食物鲜花。这些感动永远铭刻心间。
世间没有微不足道的善举。那些看似微小的温暖,对需要的人而言就是全部光明。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