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日本历史,非日裔居民比例长期偏低有多重原因:其一是岛国地理特性,更关键的是幕府时期曾实行长达两个世纪的锁国政策(除特殊情形外),严禁人员出入境。即便在二战后,许多外籍居民仍属暂居性质,多数选择归国或转赴他处,而非永久定居日本。
但最新统计显示,日本外籍人口近年间正迅猛增长——2024年全日本新生儿中非日裔占比突破3%,这还不包括入境移民数据。
去年全日本诞生逾2万名外籍婴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3%的占比来看,均创历史峰值。若聚焦特定区域,非日裔新生儿比例更为惊人,尤其在东京圈等国际居民聚集地。
以东京都心23区为例:大田区2024年新生儿中每10个就有1个(10.2%)为非日裔,葛饰区和江户川区均达8.6%。周边行政区数据更劲爆:毗邻东京的埼玉县蕨市外籍婴儿占比飙至21.8%(该市总人口约7.5万),川口市亦达12.7%。千叶县成田市、松户市、船桥市与千叶市的外籍新生儿比例全线突破6%(分别为13.9%、7.4%、6%与6.1%)。
关东圈外,群马县伊势崎市达11.8%。拥有丰田汽车及配套产业的爱知县更呈现多点爆发:可儿市19.8%、丰田市6.1%、丰桥市8.5%、西尾市14.1%、小牧市13%。
虽不能说这些城市街头已遍布外籍居民(多数地区2024年的外籍新生儿实际仅150-200名),但统计数字仍低估了日本的国际化进程。
本次统计将父母均为外籍,或非婚生且母亲为外籍的婴儿界定为"非日裔"。这意味着日外国际婚姻家庭的新生儿被计入日裔范畴,因此实际具有外籍血统的婴儿比例远超上述数据。
外籍婴儿激增会否重构日本社会?两大关键问题浮出水面:长期以来,教育焦虑是外籍家庭离日的主因——外籍父母既担心孩子难以适应日本常规教育体系,又无力承担天价国际学校费用。随着更多外籍婴儿在日成长,他们自幼获得母语级日语能力的机会增加,或将推动更多家庭选择本土教育体系。
另一核心矛盾是国籍制度。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日本不承认出生地原则国籍。合法外籍居民的子女虽可以家属身份居留,但出生在日本国土并不自动获得日籍,待其成年后可能面临身份困境。
-- 在日阿富汗难民婴儿获日本国籍案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