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博戈电——九个月大的婴儿穆罕默德连续高烧三天后,家人才将他送往喀麦隆北部最近的医疗中心,但为时已晚。这个孩子最终在当天因疟疾丧生。
穆罕默德的死亡只是今年疟疾死亡病例激增的冰山一角。当地卫生官员指出,这场悲剧的根源在于美国大幅削减对外援助。
若援助未中断,穆罕默德本可由美国资助的2000多名社区健康工作者中的任何一位及早确诊——这些工作者曾穿越崎岖土路,抵达最偏远的村落。
在医疗中心,他本可接受青蒿琥酯注射治疗。这种由美国资金支持的救命药专治重症疟疾,如今却供应短缺。当时医疗中心无药可用。
路透社深入喀麦隆北部调查发现——美国曾在此主导近十年的抗疟行动——突然的援助削减正在导致疟疾诊断延误、治疗不足和死亡人数攀升。本报道基于对20余名医生、护士、社区健康工作者、居民及前美国疟疾项目官员的访谈。
穆罕默德的父亲阿尔哈吉·马杜·戈尼是种植高粱和香蕉的农民,他始终期盼儿子能摆脱贫困,如今却只能承受丧子之痛。
"失去孩子的痛苦刻骨铭心。希望不会再有人遭受疟疾折磨,"30岁的戈尼坐在家门外对路透社说,妻子手握念珠陪伴在侧,"这里生活艰难,人们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我们期盼援助能够延续。"
美国疟疾项目遭重创,国际开发署解散雪上加霜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冻结了包括"总统疟疾倡议"在内的所有对外援助。该倡议由乔治·W·布什于2005年启动,迄今已挽救1170万人生命,预防21亿例疟疾感染。
2月签发的有限豁免令虽允许延续疟疾救命工作,但该倡议的30个伙伴国(多数在非洲)均报告,由于主要执行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解散,项目陷入严重混乱。
在戈尼居住的极北地区,援助削减直接导致分发防蚊床帐、筛查重症病例的社区健康工作者失去支持。
地区疟疾防控技术组协调员基旺医生透露,该地区2824名社区健康工作者中,近半数(1492人)依赖该倡议资金支持。
这些支持包括每月1.5万中非法郎(约34.43新元)津贴、交通补贴、自行车和制服。
如今几乎所有美援社区健康工作者均已停工。国家疟疾控制计划监测评估负责人富达证实,极北与北部地区2354名受助工作者中,2105人已停止服务。
持续多年下降的疟疾死亡率出现反弹
喀麦隆自2017年成为该倡议重点国家,极北地区疟疾死亡人数从2020年的1519例降至2024年的653例——但基旺指出,如今数字再度攀升。
"在该倡议资金支持下,我们将死亡率从17%压降至8%,"基旺表示,"当前正值9-10月疫情高峰,现有趋势显示死亡病例急剧增加,尽管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他引用2025年上半年数据指出死亡率已反弹至15%。
"我们可能将目睹所有抗疟成果付诸东流。"
特朗普政府称正在改革不符合"美国优先"议程的对外援助,国务卿卢比奥多次声称无人因援助削减死亡。
特朗普表示美国承担了过高比例的对外援助,要求他国增加出资。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010至2023年间美国平均贡献疟疾项目37%资金。
今年美国已取消超80%援助合同,但承诺包括抗疟在内的救命工作将继续。然而基层组织和世卫组织4月指出,合同取消后疟疾应对仍存在"关键缺口"。
特朗普2026财年预算案提议将该倡议预算削减47%,较近年近8亿美元预算大幅缩水,最终决定权在于国会。
卢比奥9月宣布的"美国优先全球卫生战略"虽承诺降低疟疾死亡率和发病率,但未提及该倡议或预算。国务院发言人向路透社确认项目将继续存在。
该倡议前高级顾问林恩透露,1月削减前项目在30国支持11.5万名社区健康工作者,"所有这些都已消失"。目前尚不清楚多少资金恢复,各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何处填补缺口。
多国深陷援助断链困境
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已感受到援助削减的冲击,部分社区健康工作者正在无薪志愿服务。
基旺指出,在饱受干旱、洪灾及尼日利亚博科圣地暴乱影响的极北地区,援助削减正值5-10月雨季防控培训关键期。
社区健康工作者加西痛失工作后表示:"我艰难度日。曾经从项目获得的微薄收入是养家糊口的重要支撑。"
基旺强调,随着工作者撤离一线,更多疟疾病例发展为重症,而青蒿琥酯注射剂也因美援中断出现供应危机,"极北地区今年大部分时间完全断货"。
9月2日虽有大区首府马鲁阿接收到20万瓶药物,但甚至不足该地区三个月用量。
非营利组织"非洲健康影响"执行董事吴丽维亚表示,当局正努力填补缺口但资源捉襟见肘。
数据收集受阻,疫情全貌难明
由于该倡议同时承担主要数据收集工作,疫情真实严重程度恐难评估。
相关数据已从网络消失。该倡议网站称"正在维护整改,以符合特朗普行政命令"。
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专家梅西杰指出:"我们将无法预知疫情反弹的严重程度。"她曾参与该倡议及非洲其他抗疟项目。
宏观数据对7月痛失五月大女婴的吉贾与达乌达夫妇而言毫无意义。
与戈尼家如出一辙,他们等待孩子退烧未果后才前往诊所,被转诊至马鲁阿时已回天乏术。如今婴儿长眠在院落土堆之下。
"我心如刀绞,"达乌达低声说道,"孩子的模样总在眼前浮现。"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