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白宫将波特兰描绘成战火纷飞的地狱时,这座玫瑰之城正沐浴着九月的暖阳。特朗普宣称要派遣军队镇压的街区,此刻飘着手工面包坊的香气,樱花在反常季节里倔强绽放。我们透过被政治叙事撕裂的镜头,看见两个截然不同的波特兰:一个是被总统先生斥为“暴乱温床”的幽灵城市,另一个是居民们用拿铁、二手书店和遛狗绳构筑的乌托邦。当联邦军队与穿鸡玩偶服的抗议者在移民局门口对峙,这座城市的灵魂正在经历最荒诞的割裂——或许真相从来不在任何一方的呐喊中,而是藏在那些骑车穿越州际公路的普通人车铃声中。

这个被称作“饱受战火摧残”的波特兰,正迎来九月反常的艳阳天。

午餐时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向该市派遣军队几小时后,社交媒体上似乎每个人都晒出了这座城市的生活切片——手工面包店前排起的长队,仍在盛放的樱花树,系着牵引绳的猫咪。

特朗普曾将生活在这座美国第26大城市形容为“活在地狱”。

周日,他授权军队在波特兰及全美移民设施周边“必要时使用全部武力”。

当地居民对此消息大多感到困惑。

地狱?这里?

对多数波特兰人而言,这座城市更接近天堂。

树木终年常青,每家咖啡馆都飘着醇香,一小时车程即可抵达山脉或太平洋。若不想远行,每个社区都有书店公园,更不用说遍布全城的顶尖餐厅。

“波特兰显然非常和平,”居民本·约翰逊慢跑经过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设施时说道。这里虽是数月抗议焦点,周末却几乎空无一人。

约翰逊停下与一位骑行者交谈——对方专程骑车前来,只为给蒙特利尔的女儿发短信证明城市一切安好。女儿整早晨都在担心他的安全。两人相视而笑,注视着宁静的街道。

这样的日子适合品玫瑰酒,而非迎接联邦军队。

“特朗普只是在煽动仇恨,”约翰逊说,“任何即将发生的暴力都将由联邦部队挑起。”

自2018年特朗普骨肉分离政策引发持续示威以来,ICE设施外抗议从未停止。

本月,租用隔壁场地的特许学校因担心“化学制剂与人群控制弹”危害学生健康而搬迁。

今日国防部长致信俄勒冈州长,要求将200名国民警卫队员联邦化。

白宫在回应部署质疑时,列举了波特兰ICE办公室外的纵火、袭警等事件。

“尽管持续数月的抗议引发犯罪与社区反弹,俄勒冈州民主党人仍无动于衷,”白宫声明称。

特朗普宣布派兵后的数小时内,ICE设施前几乎空无一人。两名流浪汉在人行道上熟睡,唯一抗议者是个穿着爱心图案国旗鸡玩偶服的男人。

杰克·迪金森表示自己从三月起就参与反对ICE活动,为移民提供权益咨询。“我们许多人早已预料到这场镇压,”他说,“自2020年他们就在波特兰布局,多数人知道这天终会来临。”

据当地媒体报道,六月示威者曾封锁车道并向设施投掷石块,多名联邦官员受伤,二十余人被捕。

迪金森承认过去半年偶有骚乱,但强调多数示威者为保护寻求庇护者而保持和平。

波特兰暴力犯罪率近年持续下降,凶杀案在2022年达峰后回落。

周日大半天里,迪金森始终是孤独的抗议者。城市另一端,生活如常展开:玫瑰城公园里有人练习推杆,孩童追着足球满场跑;抹茶店涌出潮人,有机食品店停车场车尾相接,空气里飘着熟悉的大麻香。

但特朗普口中的波特兰特指市中心。疫情初期这里确见衰败——流浪者增多,香蕉共和国关店。然而本周末,伯恩赛德桥边帐篷寥寥,新开的Shake Shack人潮涌动。连先锋法院广场等传统抗议地点也只剩喝星巴克的中年人。

ICE办公室距市中心8公里,隔着整条州际公路。除非是特朗普所说的“疯子”,否则很少有人骑车前往——但波特兰恰多这样的“疯子”:他们雨中骑行,翻越山岭,晴日骑往ICE大楼实在寻常。

下午三点,至少六人骑车加入迪金森。遛拉布拉多贵宾犬的居民路过,两位老妇人驾车竖起大拇指:“我们年老体弱无法下车,但想表达支持。”

多米尼加记者圣地亚哥从塞勒姆驱车赶来:“很多拉美裔不敢参与抗议,担心成为针对性排查的借口。我在此向俄勒冈拉美社区传递真相。”

他的直播节目《直言不讳》通常有10万观看量。昨日直播时,十余辆车冲入ICE车库,抗议者爆粗,至少一名官员竖中指回应。

尽管官方指责抗议者煽动暴力,但波特兰警局副局长上月作证称联邦人员“实际在挑起事端”。

对圣地亚哥而言,相互矛盾的叙事更凸显呈现真相的必要性。他说波特兰并非战乱之地,但对某些群体仍充满危险。

“拉美社区如履薄冰,”他叹息道,“他们不知道是否该送孩子上学,去做礼拜,甚至不敢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