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曼彻斯特希顿公园犹太教堂的至暗时刻,我们见证了信仰与恐惧的殊死搏斗。当恐怖分子的利刃划破赎罪日的宁静,鲜血染白神圣的祭袍,这个传承千年的民族再次展现出令人震撼的韧性。他们被迫离开圣殿,却在临时避难所继续吟诵古老的祷文;他们痛失同胞,却依然坚持点燃安息日的烛火。这不仅是犹太社区的创伤,更是现代文明社会难以愈合的伤口。当仇恨跨越两千五百英里蔓延至和平的街道,当祈祷声不得不与警笛声交织,我们应当思考:究竟要付出多少鲜血,才能浇灭偏见的火焰?

他们拒绝被威吓,绝不向恐怖主义低头。希顿公园犹太教堂此刻已沦为犯罪现场,周四那场骇人袭击的亲历者们,此刻正聚集在米德尔顿路对面戒备森严的安置中心,被警方严密保护着。

在犹太历法最神圣的这一天,他们依然保持着不屈的意志,决定就在疏散中心继续完成赎罪日仪式,与他们的圣殿仅一路之隔。

丹尼尔·沃克拉比在警察的环绕中继续主持祈祷仪式,他白色祭袍上照料幸存者时沾染的血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转移到警方管控区后,坚持完成了部分仪式。尽管处境艰难,人们情绪复杂,但我们依然要继续。"45岁的罗布·坎特说道,他当时在教堂内幸运地毫发无伤。"我们虽未能完成全部仪式,但已竭尽所能。"

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9点30分。半小时内,曼彻斯特所有犹太教堂大门紧闭,信徒们被要求返家,或被困在铁门围栏后的圣所中。

这场伊斯兰恐怖袭击,剥夺了曼彻斯特犹太社区在最重要节日进行礼拜的权利。本该按照教规在圣殿忏悔罪过的信徒,为自身安全被迫仓促撤离。

后来,他们聚集在希顿公园犹太教堂外哀悼。在进行25小时禁食的第18小时,犹太人们来到现场致哀,公开质疑英国是否仍是他们安全的家园。

曼彻斯特聚居着三万犹太人,是伦敦以外最大的犹太社区。

在发生袭击与死亡的克伦普索尔北部,这个社区满目疮痍,既坚忍又难掩恐惧。

赎罪日当天,虔诚的信徒会关闭手机和电视,噩耗需要时间才能传递开来。

直至周四晚7点30分日落时分赎罪日结束,这个社区才能开始相互慰藉,尝试从创伤中重建。

周四下午,大批犹太人已聚集在希顿公园犹太教堂附近的两道警戒线外。

许多男子和男孩仍穿着节庆传统的白色长袍。

空气中弥漫着震惊与愤怒,但更多的是困惑——社区成员无法使用手机联系亲友确认安危。

一位要求匿名的23岁犹太男子表示:"我们社区关系紧密,但可悲的是很多人尚不知情,因为他们不能查看手机——袭击者绝对是故意选择这个日子。"

他说,此刻在曼彻斯特作为犹太人令人胆寒。

"这只是时间问题。人们一直在说这种事会反复发生,我们只能为此做准备。"他坦言,"曼彻斯特在保护我们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比如在犹太教堂外部署安保。现在作为曼彻斯特的犹太人,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

希顿公园教堂常客、以色列之友西北分会副主席拉菲·布鲁姆将此次袭击称为"两年来犹太社区恐惧的终极爆发"。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阴影依然笼罩。

由于以色列对暴行的回应,针对该国的愤怒让英国犹太人深切意识到遭受报复的可能性。

布鲁姆指出:"这次袭击是两年来犹太社区恐惧的顶点。自10月7日以来,我们面对的是排山倒海的反犹浪潮——破坏公物、人身攻击、网络暴力、国民医疗系统中医生的虐待。大学生在校园遭受恐吓和袭击。"

"每周我们街道都有仇恨游行,使用令人作呕的大屠杀意象将犹太人比作纳粹。"

"最终,这个国家几乎每个犹太人都意识到这一天终会来临。只是我从未想过会发生在我的教堂,我的挚友,我的拉比,我的城市。"

"我们一直恐惧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只因当局对这场针对英国犹太社区的仇恨浪潮无所作为,而冲突远在两千五百英里之外。"

他呼吁英国所有犹太组织都应设置"高大围栏"并配备24小时安保。

50岁的希斯·肖曼得知两人确认遇难后表示:"太震惊了。最煎熬的是不知道遇难者是谁。"

他说鉴于10月7日后反犹主义抬头,此类袭击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迟早的事。我来这个教堂已经37年,安保每年都在升级,但最近几年尤其严峻。"他补充道,"加沙冲突的叙事影响了所有犹太人。"

他18岁的儿子哈里说:"仇恨总是投向犹太人,但作恶的明明是政府。"

犹太教堂的安保人员最终阻止了袭击。而他们似乎付出了终极代价。

他们与袭击者对峙并将其阻挡在外。两人不幸遇难,但若暴徒闯入圣所,伤亡将不堪设想。

被警方击毙的袭击者名为吉哈德·沙米,35岁,叙利亚裔英国公民。

在安息日(犹太教每周休息日,从周五日落到周六天黑)和重要节期,教堂通常配备一名安保人员,费用由内政部项目拨款,社区安全信托基金负责管理。

社区自身也会提供经过基本培训的志愿者在门口巡逻。

他们穿着高可见度背心,警惕任何可疑人员进入。这份志愿工作——如今显而易见——伴随着骇人风险。

68岁的曼彻斯特商人阿里耶·塔尔尽管年事已高,仍每月在当地教堂担任一次警卫:"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加入安保团队是本地教堂成员的职责。"

"我们清楚风险,知道这可能成为最可怕的噩梦。但守护会众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始终明白这一天可能来临。"

梅登黑德教堂荣誉拉比、自由主义改革社区领袖乔纳森·罗曼表示:"这是每位拉比和犹太人最深的噩梦。"

"这不仅是犹太历法中最神圣的日子,更是大规模聚集的时刻,是整个犹太社区——无论虔诚与否——团聚的时刻。"

在克伦普索尔,暮色渐沉之际仍消息寥寥,社区无所依托。黑夜将引领他们更从容地共同哀悼。

上午9点30分袭击发生时,沃克拉比正在主持赎罪日仪式。

他的妻子埃斯特许久都毫不知情,得知后仍不清楚丈夫生死。后来照片显示沃克安然无恙地站在教堂外安抚会众,白袍上可见血迹,似是安慰救助伤员时沾染。

袭击后数小时埃斯特未收到丈夫任何音讯,他无法打电话报平安。直到警察敲响克伦普索尔宁静郊区的家门,她才得知丈夫平安无恙。

"我如释重负,但除了他活着没受伤之外一无所知。"她告诉《每日电讯报》,"我甚至不知道和他同在教堂的婆婆是否安全。除了和警察的短暂交谈,我什么消息都没有。"

直到周四下午《每日电讯报》走访夫妇住宅,埃斯特才得知袭击造成两人遇难,嫌犯稍后被警方击毙。

"天啊,希望他能早点回家。我和女儿都需要见到他。"她在摆满宗教典籍的书架前说道。

在英格兰出生的埃斯特在以色列长大,对恐怖行为并不陌生。

"我见识过恐怖分子持刀乱捅、炸毁巴士,所以我们并非对此免疫。但无论发生在哪里,都太可怕了。"她说。

她守在家中,为丈夫、为会众、为恐怖袭击遇难者祈祷。"我只愿他平安归来,愿所有在场者都能平安回家。"她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