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已投入湖中,涟漪正在扩散。
英国等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从来都不是毫无后果的行动。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首先是以色列政坛铺天盖地的愤怒声浪,几乎所有人都称这是哈马斯的胜利。
加沙最新动态:多国抵制法国两国方案峰会
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之为"对恐怖主义的荒谬奖励",反对党领袖拉皮德则称承认行为是"昏招且助长恐怖主义"。
前国防部长甘茨表示这"助长哈马斯气焰并延长战争",明年可能取代内塔尼亚胡的贝内特更警告承认可能催生"完整的恐怖主义国家"。
人质家属代表论坛直斥这是"灾难性失败"。
吞并计划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虽然谴责声高度一致,但言论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内塔尼亚胡内阁中极具分量的极右翼部长们,正集结在同一个战斗口号下——要求吞并西岸。
听起来简单粗暴,实则暗藏玄机。首先,连界定"吞并"的具体含义都近乎不可能。
这片被越来越多以色列人称为犹太-撒玛利亚的 biblical 之地,自1967年起就处于以色列军事控制下。
从某种意义说,西岸早已被部分吞并——星罗棋布的定居点和前哨站居住着数十万以色列人。因此吞并可能意味着支持并扩大这些现有据点。
也可能意味着增派士兵装备,夺取更多土地,尤其是约旦河谷地带。
还可能向备受争议的E1定居点计划注入资源,该计划若实施将把西岸一分为二。
但最极端的可能是直接军事占领——这或许正是普通人听到"吞并"二字时最先想到的场景。
这样的方案或许让斯莫特里赫、本-格维尔等极右政客兴奋,却会激怒阿拉伯国家。此前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建筑试图暗杀哈马斯领导人的行动,已让这些国家怒火中烧。
美国忠诚度的终极考验
全面吞并将考验美国这个始终力挺内塔尼亚胡的盟友的忠诚度。多哈袭击已引发美方温和批评,以政府绝不愿失去最重要外交盟友的支持。
特朗普周二将与阿拉伯领导人会晤,对方必将表达对西岸未来的深切忧虑。
内塔尼亚胡正面临艰难平衡:既要维系特朗普的支持,又要威慑他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还需防止阿拉伯邻国倒戈,同时稳住内阁中的极右翼势力。
因此他选择以静制动——在结束联合国与白宫之行前,不会轻易落下下一步棋。西岸的命运天平,或许就在从美国返航的专机上悄然倾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