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英国首相斯塔默突然打出"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张外交王牌,瞬间引爆全球舆论场。这一被称作"道德责任"的决策背后,实则暗藏多重政治博弈:既是对党内压力的回应,更是与马克龙主导的欧洲外交攻势联动。但象征意义能否转化为实际和平?当哈马斯仍控制加沙、边界划分悬而未决时,承认举动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更值得玩味的是,美澳加等盟国的暧昧态度与以色列的强烈反弹形成冰火两重天。这场外交豪赌究竟会打开和平之门,还是点燃新的导火索?让我们穿透政治辞令,剖析这场震动中东棋局的关键落子。

就在今天,基尔·斯塔默爵士兑现了他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承诺——尽管他在7月提出的包括与哈马斯停火在内的一系列条件,以色列根本不可能满足。

首相表示,英国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权利",在战争造成 devastation 和对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扩张的担忧中,他认为保持两国方案活力是一种道德责任。

在英国政府本周于纽约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此议之前,由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主导的外交推动已先行展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预计也将承认,但可能会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

但工党一直表示,此举将是和平进程的一部分,而目前和平进程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一举动受到强烈批评,并留下诸多疑问——不仅是关于它能取得什么成果,更关于它是否会对冲突产生反效果。

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在承诺宣布时承认,"这不会改变实地局势",实地局势只能通过谈判改变。

毕竟,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在联合国享有永久观察员地位——有发言权,但没有投票权——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代表。任何获得完全地位的行动都必须得到安理会同意,而美国在那里拥有否决权。

基尔爵士已明确表示,他不接受哈马斯——他称之为"残暴的恐怖组织"——作为加沙的政府。这样一个国家的边界问题,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多轮谈判中争执了数十年,也尚未达成协议。

了解更多关于此决定的意义

批评声音

承认巴勒斯坦国遭到特朗普政府的反对,美国总统上周在伦敦已明确表态。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表示,这将"助长哈马斯的气焰",并且只是象征性的。

在英国也有质疑之声。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克指责首相进行"绝望且不真诚的尝试,以安抚他的后座议员"。首相下周将前往利物浦参加党内会议,其支持率进一步暴跌至-42%,与里希·苏纳克在D日纪念活动失态后的支持率大致相当。

超过三分之一的工党议员在7月斯塔默作出承诺前就联名致信,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尚不清楚这一象征性举动能否安抚他们,一些人已经呼吁采取更强硬措施,包括对以色列的武器销售——尤其是在联合国调查委员会声称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罪之后。

其他工党议员反对承认举动。工党"以色列之友"团体表示:"必须认识到以色列不是冲突的唯一方……哈马斯明天就可以通过释放人质和放下武器来结束这场冲突。"

此举也遭到加沙人质家属的反对(据信仍有20名人质存活),因为并未将释放人质作为对哈马斯的条件。

最近在哈马斯发布的视频中显得消瘦的埃维亚塔·戴维的兄弟伊莱·戴维说:"我们想会见斯塔默,但他拒绝见我们……给予这种承认就像对哈马斯说:"没关系,你们可以继续饿着人质,可以继续把他们当人肉盾牌"。这种承认给了哈马斯在谈判中固执己见的权力。这是我们此刻最不需要的。"

英国首席拉比埃弗拉姆·米尔维斯表示,"无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不以建立一个运作良好或民主的巴勒斯坦政府为条件,甚至不以对和平未来的最基本承诺为条件"。

下一步会怎样?

基尔爵士本月在伦敦会见了89岁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双方同意哈马斯不应参与加沙的治理。

美国与海湾国家讨论了建立过渡政府的努力。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上周表示,还没有任何东西"准备好签署"。

英国政府预计本周将宣布对哈马斯人物进一步制裁。但以色列政府已经对承认的可能性表示愤怒,有报道称报复措施可能包括在约旦河西岸进一步吞并土地。

英国政府将此视为与盟友的重要外交举措,尤其是在其他方面都未能改变局势之时。但此举只能做一次,即使是政府内部的支持者也承认,在加沙实地,这不会立即带来多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