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巴以冲突两周年之际,一场关于政治表态的语言博弈正在纽约激烈上演。当"全球起义"这句充满争议的口号成为舆论焦点,市长候选人安德鲁·科莫与民主党提名者佐赫兰·马姆达尼展开了一场关于道德底线的交锋。这场辩论不仅关乎措辞选择,更触及了政治人物在族群裂痕中的责任担当。在仇恨言论与言论自由的模糊地带,政客的每一句表态都在接受选民的审视。随着纪念日临近,纽约街头即将上演的抗议活动与警方严阵以待的部署,让这座国际都市再度成为文明对话的试炼场。当语言成为武器,政治人物究竟该如何在复杂议题中展现真正的领导力?这场风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市长候选人安德鲁·科莫周日紧急喊话民主党提名者佐赫兰·马姆达尼,要求其明确谴责"全球起义"口号。此时正值哈马斯针对以色列发动10月7日恐怖袭击两周年纪念日前夕,该袭击曾造成逾千人死亡,重新点燃了积怨已久的冲突火种。

马姆达尼最初拒绝谴责这个被广泛视为煽动反犹暴力的争议性口号,直到七月经由纽约合作联盟安排与一位犹太女性对话后,才表态不鼓励使用该表述。

虽然马姆达尼承认该口号"对犹太群体具有特殊含义"并劝阻使用,但因其始终未明确谴责使用该口号的人群,遭到科莫犀利批评"缺乏诚意"。

"佐赫兰·马姆达尼仍在玩文字游戏,而非展现明确的道德立场,"科莫在竞选声明中直言不讳,"今天我再次敦促他——直接且 unequivocally地——谴责这个美化暴力、针对犹太族群的标语与运动。"

截至发稿,马姆达尼团队尚未回应。

科莫竞选团队发布的新闻稿中,链接到亲巴勒斯坦组织"敌后战线"。该组织正策划10月7日"拒绝照常营业"示威活动,号召民众"为加沙升级行动"。

"敌后战线呼吁所有人采取升级行动,中止日常运营,"组织官网声明要求学生罢课、商铺歇业、民众参与有组织抗议。

科莫在周日声明中同时敦促纽约警方"强化犹太会堂、犹太学校、社区中心及其他被组织列为"目标"场所的安保部署"。

纽约警方暂未回应置评请求。

原文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