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军事联盟开始操心"性别敏感词",世界是真的进步了还是跑偏了?北约最新发布的《包容性语言指南》引爆舆论——一边要求把"空军士兵(airmen)"改成中性词,一边还得紧急应对俄罗斯战机频频闯入领空。这份被批评者嘲讽为"语言警察作战手册"的文件,究竟是人权意识的飞跃,还是脱离核心使命的政治正确狂欢?当战争阴云笼罩欧洲,士兵们的称谓真的比他们的枪更重要吗?让我们透过这场"词汇战争",看现代国际组织如何在意识形态与现实威胁间艰难平衡。

北约发布指南指出,像"空军士兵(airmen)"这类词汇涉嫌性别歧视,应改用性别中立表述。与此同时,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因最近数周屡次侵犯北约领空遭到警告。

该手册向北约工作人员提出多项建议,鼓励他们"挑战无意识偏见"并"提高对语言如何影响行为与态度的认知"。此前一周,因俄罗斯攻击乌克兰,北约多架战机紧急升空应对。

指南强调性别包容性语言正成为新标准,并提供了避免使用通用男性称谓的技巧。但批评者嘲讽这一举动,认为北约的核心使命应是威慑俄罗斯、保护波罗的海国家等成员国。

据《周日电讯报》披露,"serviceman(男军人)"改为"service member(军事人员)","guardsman(男卫兵)"变成"guard(卫兵)",甚至口头禅"my guys(我的兄弟们)"也要改成"team(团队)"。连"manning(人员配置)"都更新为"staffing(人员配备)」。

手册明确:"英语军衔通常具有性别中立性,但海军与空军军衔如二等水兵、一等水兵、王牌水兵仍存在挑战。"

"根据语境,广义术语可改用性别包容性替代词",但强调"海军与空军军衔名称保持不变"。

这场语言改革不仅限于军事术语,更蔓延至民事领域:用"chair(主席)"替代"chairperson(主席)","political leader(政治领袖)"取代"statesman(政治家)","server(服务者)"替换"waiter/waitress(男女服务员)","technician/repairer(技术人员/维修员)"代替"handyman(杂工)"。北约甚至要求彻底弃用"manpower(人力)"等常见词。指南还特别规定,提及跨性别者时须"使用符合其性别身份的称谓与人称代词"。

英国议会常识小组主席约翰·海斯爵士炮轰:"他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而非推动语言扭曲。"

"这些术语简直荒诞透顶!"

他痛批北约高官"闲得发慌却缺乏常识",正在"腐蚀民众思想":"北约是捍卫国家的组织,需要被保护的人根本不在乎保卫他们的是guardsman还是guard,是air force personnel还是air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