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年人的友谊为何总被十美元击垮?这封读者来信揭开无数人的隐痛。当经济压力撞上情感期待,那句"我理解"背后藏着多少言不由衷。十年交情敌不过一场生日聚会,究竟是对方太矫情还是我们低估了仪式感的分量?另一边,酗酒兄弟的生命倒计时让人揪心——亲情与自我救赎的天平该如何倾斜?今天这两封扎心求助信,或许正是千万都市人的缩影。生活从来不给标准答案,但每一个选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亲爱的艾瑞克:我和一个女生至少当了十年朋友。最近她过生日,我们这帮朋友计划去本地酒吧庆祝。我决定不去,因为连10美元入场费都掏不起。我如实告诉她,她当时看起来挺理解。

但后来我发现她不再像往常那样联系我。问了另一个朋友才知道,她其实因为我没去生日聚会又失望又生气。我赶紧发短信道歉,解释自己确实穷到月光,以为她能懂。

她回复说理解,因为她也是月光族,但作为密友没想到我连生日当天都不露面。还补了句"要是改期我根本不会在意"——这话我至今没琢磨明白。

她说需要时间平复情绪。可现在三个月过去了,音讯全无。我想再发条短信摊牌:如果友谊到此为止,请直说,顺便把她寄放我家的东西拿回去。

另外两个朋友都觉得她幼稚到家。你怎么看?

——心累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何止是幼稚?她这反应既不公平又冷漠。谁都有权把生日过得特别,但成年人该懂:有时候我们就是穷得寸步难行。真正的大人也明白,情谊不该被某个日期绑架。超过16岁之后,错过生日派对绝不该成为友尽的理由。

如果她没心思修复这段关系,物归原主后相忘于江湖就是最佳选择。

亲爱的艾瑞克:我54岁的弟弟是个老酒鬼。如今确诊肝硬化,时日无多。

作为早他醒悟三十年的姐姐,我当年发现酗酒会毁掉我们兄弟姐妹,就彻底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