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称之为大沙海,这个名字毫不夸张。
这片从埃及西部延伸到利比亚东部的撒哈拉区域,是广袤无垠的虚无之地。热风将沙粒鞭挞成波浪般的褶皱,沙尘暴能在瞬间将生灵活埋。
能在此存活的生物寥寥无几:只有紧抓水分残片的沙漠微型植物,以及历经数千年适应环境的少数生物。这里绝非人类宜居之地,正因如此才遍布惨烈遗骸。
焦灼沙地上凸出的枯骨被烈日漂白,如同狰狞的警告,宣示着试图穿越这片地域者的可怕命运。
但这却是成千上万撒哈拉以南非洲民众选择的道路,他们怀揣抵达西方、或许能在英国开启新生的希望。
每周,来自苏丹、厄立特里亚、乍得和尼日尔的非法移民如潮水般越过边境涌入利比亚,期盼这个"欧洲门户"能名副其实。
利比亚当局面临抉择:是效仿法国在加来的做法放任移民过境,还是为英国及其他目标国家拦截经由利比亚的偷渡路线?
在没有英国政府支持、欧盟援助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后者。
承担主要任务的利比亚国民军正在陆地与海洋双线作战,重点封锁南部的苏丹、埃及、利比亚交界沙漠三角区,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出境点。
他们的目标是在移民抵达海岸线前实施拦截拘捕。
每月一两次,边境部队的吉普车队会从利比亚最后一段柏油路尽头驶入撒哈拉,搜寻生死未卜的移民。
在上周的常规行动中,他们找到了五具遗体。这些梦想终结于酷热中的可怜灵魂只剩骨架与头骨,依靠衣物残片勉强维系人形。
戴着口罩手套的红新月会志愿者庄严收殓遗体,将尸骸装入黑色尸袋准备安葬。
这份工作令人痛心,但当局已日渐习惯:试图穿越沙漠的移民中,高达四分之一会葬身沙海。
他们向人贩子支付皮卡车的座位费,但这些车辆如同英吉利海峡的偷渡船,往往破旧不堪且严重超载。一旦陷入流沙,乘客就被迫徒步前行。
利比亚国民军表示,要应对这场蔓延数千平方公里的危机,最需要直升机和无人机,但联合国制裁使他们无法获得这些装备。
长期禁止进口任何可能军用的物资,是2011年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陷入混乱的后遗症。
当年领导国际力量对独裁者部队实施空袭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曾坚信自己帮助这个国家摆脱了独裁统治。
在班加西街头,感激的民众曾将他奉为英雄。他承诺将支持利比亚重建,然而这个国家最终陷入暴力混乱,国际社会纷纷抽身而退。
如今,西部利比亚仍是军阀混战、毒品贩卖与非法武器流通的危险泥潭。
讽刺的是,国际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正设于此地。这个名号堪称绝妙反讽,因其连的黎波里都难以完全掌控,更遑论其他地区。
扎根于国家最动荡区域的这个行政机构,不过是等待永不到来之大选的临时摆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重现的和平,班加西正焕发新生。如今市中心遍布悠闲的海鲜餐厅;飘散蜂蜜杏仁可颂香气的咖啡馆;绿树成荫的庭院露天茶座。
媲美英国的道路
新建商业区闪耀着销售运动时装的高端精品店。阿迪达斯、Mamuso和欧米茄等大牌已然入驻,更多品牌正在涌入。
交通虽拥堵,道路质量却明显优于英国。
这里恍若突尼斯或旧时迪拜,尤其当阿联酋国营开发商伊玛尔的身影无处不在。
据悉已与阿联酋达成约十公里海岸线开发协议。豪华酒店、时尚住宅商业大厦甚至高尔夫球场已破土动工。
城市规划者正在打造公园湖泊,新建七座桥梁。这座历经创伤的城市正全速迈入新时代。
焕然一新的气象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遭ISIS肆虐。
当地居民仍心有余悸:桥梁悬挂的断首,火箭弹摧毁居民区时仓皇逃命的家庭。
2012年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美国使馆时,美国大使史蒂文斯与两名中情局承包商在此不幸殉职。
老城局部仍如加沙或霍姆斯:炸毁的公寓楼斜倚在瓦砾堆上,外墙坍塌后裸露的楼梯在空心建筑外摇摇欲坠。
虽有保留部分废墟作为历史纪念的提议,但班加西已决然向前。
官方层面,拥有全国绝大部分油气资源的东部仍由五年前驱逐圣战者的哈夫塔尔将军掌控,但实权正移交其子。
年轻一代胸怀大志,领导风格截然不同。
执掌国民军的萨达姆·哈夫塔尔年仅三十余岁,是拥有Instagram账号的跳伞与极限运动爱好者。
这位改革派正逐渐疏远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着力构建与西方盟国的新关系。
近月他相继访问华盛顿(会见特朗普高级顾问马萨德·布洛斯)、意大利与法国。
协助西方遏制从萨赫勒地区涌向欧洲的非法移民潮,只是利比亚向世界展示其重返国际舞台的举措之一。
受制裁束缚的移民部门竭尽全力协助欧盟与英国——这些制裁因的黎波里乱局而情有可原,对东部却显失公允。
每月他们遣返数百名本可能抵达英国的苏丹难民(该国99%苏丹难民获庇护资格)。
这些难民被静默送回当局认定的安全区域。
在接受《每日电讯报》独家专访时,海军与海岸警卫队官员表示拦截船只时从不犹豫,有时会商请商船协助。
他们没有英法边境部队配备却不愿用于英吉利海峡截击小艇的先进监控系统与搜救舰船。
受制裁影响,海军与海岸警卫队无法为老化舰队进口替换零件。
尽管装备落后,他们的决心毫不逊色。在哈夫塔尔掌控的班加西,"粉碎黑帮"近乎字面意义——突击偷渡集团的视频显示军人使用破门锤捣毁犯罪窝点。
在英国,左翼常谈论"从源头解决"非法移民危机。我从未认真对待:"改造非洲"像是绝望之策。
但其中确有道理。支持利比亚等前线国家的实际措施,有何不妥?
慈善组织与非政府机构会为人权问题忧心忡忡,这或许不无道理。
尽管利比亚移民主管坚称善待被拘留者,其所谓的"国际标准"或与英国相去甚远。
得知英国为寻求庇护者提供豪华酒店住宿时,他们认为这简直疯狂。
但利比亚东部领导层希望世界看见国家的蜕变。他们深知侵犯人权的恶名会吓跑外资与奢侈品牌。
我违背外交部建议飞抵利比亚时心怀忐忑,离开时却疑惑东部为何仍被视为险境。
网络将哈夫塔尔家族描绘成军阀,这曾是事实。他们与伊斯兰极端分子作战并获胜。
毋庸置疑其行事仍有暗流,正如所有坐拥自然财富的威权政权那样。
许多光鲜国度——拥有繁荣旅游业与全球商业中心——亦复如是。但在胸怀大志的强有力领导者带领下,民众确实能安居乐业。
当普通市民在班加西的阳光下安然生活,不再受持AK47推行极端教义的狂徒威胁时,我想他们会对当下执政者心怀感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