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和平的呼声跨越国界,当人道的旗帜在欧陆上空飘扬,我们见证着人类良知最动人的共振。从伊斯坦布尔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从伦敦阴雨绵绵的街道到马德里炽热的阳光之下,数十万民众以血肉之躯筑成声援巴勒斯坦的长城。这场席卷欧洲的浪潮不仅是地缘政治的镜像,更是文明社会对战争暴行的集体叩问。当加沙的残垣断壁间飘荡着6.7万亡魂的叹息,当儿童成为战争中最昂贵的代价,这些游行示威者用脚步丈量着道德的边界,用呐喊唤醒沉睡的良知。此刻,让我们透过这些穿越国境线的声浪,凝视这个撕裂时代最深的伤口。

周日,欧洲多座城市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及援助船队冲破封锁抵达加沙的壮举。

在土耳其各地爆发的示威浪潮中,伊斯坦布尔的场面最为震撼。视频画面显示,汹涌人潮从地标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路行进至金角湾沿岸,数十艘悬挂土耳其与巴勒斯坦旗帜的船只在此迎候。在这座由拜占庭大教堂改建的清真寺前,完成午间祷告的民众高呼穆斯林与巴勒斯坦团结一心。

这场席卷欧洲的抗议风暴,恰逢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色列两周年纪念日,该事件曾引爆加沙战火。据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卫生部统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7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抗议者挥舞着旗帜和标语牌,怒斥加沙正在发生的“种族灭绝”。巴勒斯坦支持平台成员雷杰普·卡拉巴尔在北部城市克勒卡莱向人群疾呼:“这场始于1948年的压迫已持续两年,如今正演变为种族清洗。”

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土耳其,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意基础深厚,总统埃尔多安更是以色列加沙军事行动的主要批评者。

在荷兰,约25万名身着红色服装的民众汇聚阿姆斯特丹,敦促政府采取更强硬措施制裁以色列。

这场席卷荷兰首都的游行发生在全国大选前不到四周。今年早些时候在海牙举行的两场“红线”示威已吸引数万民众参与。

抗议者挤满中心博物馆广场后,手持巴勒斯坦旗帜与和平标志向市中心行进。其中一则标语直斥“为政府蒙羞”。

尽管荷兰政府长期是以色列的坚定盟友,但随着国际社会对以支持度下降,近月来态度转趋强硬。外交大臣范韦尔周五明确表示,不太可能批准向以色列出口F-35战机零部件的许可证。

“必须停止流血!可悲的是我们不得不站在这里,面对这个懦弱到不敢划清红线的政府。”抗议者玛丽克·范齐尔痛心疾首。

示威主办方之一国际特赦组织发言人玛容·罗泽玛呼吁“动用一切经济外交手段向以色列施压”。

与此同时,英国数百民众集会纪念哈马斯2023年袭击事件,并哀悼曼彻斯特犹太教堂恐袭遇难者。

曼彻斯特大教堂外,人群挥舞以色列和英国国旗,高举要求哈马斯释放人质的标语。

一条横幅追思在犹太教最神圣的赎罪日 synagogue袭击中罹难的两位男士,铭刻着“勇毅永存”。袭击者驾车冲撞行人并持刀行凶后,于周四在希顿公园犹太会堂外被警方击毙。

巴黎街头同样涌动着声援哈马斯扣押人质的浪潮。数百名示威者挥舞以色列国旗,高呼“释放人质”穿越街巷,据悉目前仍有约20名人质幸存。

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游行队伍手持“加沙:饥饿是战争武器”“加沙是最大儿童坟场”等触目惊心的标语。

组织者宣称要向“全球坚毅船队英雄”致敬,包括保加利亚活动家瓦西尔·迪米特罗夫。

“我们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听见:我们与巴勒斯坦人民并肩而立!”抗议者瓦利亚·查拉莫娃的呐喊振聋发聩。

摩洛哥各界民众涌向首都拉巴特街头,许多人身披阿拉伯头巾声援加沙同胞。游行队伍前段有人焚毁以色列国旗,要求推翻五年前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决定。

抗议者强烈要求释放包括摩洛哥人权捍卫者阿齐兹·加利在内的船队活动家——他们至今仍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

在西班牙全国大规模示威次日,多个城市再度爆发数千人集会,要求“终止种族灭绝”并切断与以色列贸易往来。

北部圣地亚哥和希洪的集会规模最为盛大,参与者达数千之众。希洪街头,妇女们手捧象征加沙遇难儿童的白色包裹沉默行进。

周日示威前一日,罗马、巴塞罗那和马德里刚经历数十万人游行,国际社会对以色列两年加沙军事行动的不满持续升温。巴黎、里斯本、雅典、北马其顿斯科普里及伦敦、曼彻斯特也相继爆发规模较小的集会。

哈马斯宣布已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部分停战方案。这场战争使加沙最大城市陷入饥荒,并引发对以色列实施种族灭绝的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