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乌干达云雾缭绕的布温迪原始森林深处,一场关于生命与共生的奇迹正在上演。曾经濒临灭绝的山地大猩猩,如今成为牵动当地居民心弦的“特殊邻居”。当盗猎者的钢锯换成巡逻队的对讲机,当捕兽夹的阴影被旅游经济的阳光驱散,这里的故事超越了物种保护的范畴,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解的深刻命题。每张800美元的观猩许可背后,是社区医院的新建、清洁水源的延伸,更是昔日猎人与猩猩从敌对到守望的蜕变。这篇来自非洲雨林前线的报道,让我们看到:当保护不再只是口号,而成为每个人切身的利益与情感纽带,荒野的回响终将谱写出共生的乐章。

作者:罗德尼·穆胡穆扎

乌干达布温迪电 —— 一只山地大猩猩生病或受伤的消息,总能瞬间揪住这片山区居民的心。这里濒危物种的安危之所以牵动人心,不仅因为绝大多数猩猩都拥有自己的名字,让巡护员和当地人在它们痛苦时感受到近乎人类的共情。

更关键的是,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彻底重塑了生态保护格局:昔日的盗猎者变身守护者,农家妇女成了搬运工,巡护员则成为灵长类动物最有力的代言人。

“只要听说有猩猩生病,所有人都会着急追问:‘怎么回事?它到底哪里不舒服?’”乌干达布温迪难以穿越国家公园的巡护员向导乔伊琳·图古梅说道,“连普通村民都会为之动容。”

图古梅表示,如今公园内的盗猎现象已大幅减少,“因为我们真正团结了起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推进——毕竟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这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园,位于乌干达西南偏远的原始丛林,多个习惯人类存在的猩猩家族在此悠然生活。

旅游经济激活保护链

外国游客需支付800美元许可费,才能获得在自然栖息地观赏大猩猩的资格。官方收入共享政策规定,每张许可费中有10美元通过民选领袖反馈给社区,用于饮水工程、医疗设施等项目。当地社区还可获得年门票总收入的20%。

包括公园周边改过自新的前盗猎者在内的许多居民向美联社透露,这笔资金切实推动了物种复苏。随着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加强与周边社区合作,栖息地侵占和盗猎现象持续减少。

五年前还是盗猎者的菲勒蒙·穆朱尼坦言,过去若在森林遭遇大猩猩,他会视其为必须抢先杀死的威胁。年少时他常跟随被称作“资深盗猎者”的父亲入林,帮忙搬运陷阱捕获的羚羊。

但2020年盗猎者杀害备受喜爱的猩猩“拉菲基”事件,促使穆朱尼与其他前盗猎者成立组织。他们如今坚信:这些灵长类动物比任何其他生物都珍贵。

  • 2025年9月17日,两只山地大猩猩在乌干达西南部布温迪难以穿越国家公园的森林中嬉戏。(美联社照片/奥南·帕特里克)
(图示1/3)2025年9月17日,两只山地大猩猩在乌干达西南部布温迪难以穿越国家公园的森林中嬉戏。(美联社照片/奥南·帕特里克)展开

这些前盗猎者化身社区哨兵,警惕可能潜入森林设置陷阱的偷猎者——那些原本针对小羚羊的陷阱常误伤猩猩。他们的监控有效支援了配备武器的巡护员团队的日常巡逻。

“当社区保护巡护员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时,我们决定:‘改过自新,停止在布温迪国家公园的盗猎行为’,”穆朱尼说,“现在我绝不会再去盗猎。因为通过(布温迪难以穿越国家公园)的保护团队,我们从这些曾经可能被猎杀的猩猩身上获得了可持续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