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战火蔓延至能源命脉!乌克兰无人机如入无人之境,对俄罗斯炼油产业发动精准打击,引发连锁反应。短短数月间,这座曾号称“世界能源堡垒”的庞大体系竟出现历史性崩塌——全国近四成炼油产能陷入瘫痪,汽油柴油产量断崖式下跌,二十余地区陷入油荒,连远东和克里米亚的加油站都开始限购。这场能源闪电战不仅重创俄罗斯国内经济命脉,更令其化石燃料出口收入连续三月缩水。当无人机呼啸着穿透防空网络,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军事技术的颠覆性变革,更是现代战争形态的根本重构。能源设施为何成为新型战场?传统防御体系为何在廉价无人机面前形同虚设?这场危机正在改写全球能源安全规则。

《莫斯科时报》周二报道,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已摧毁俄罗斯石油精炼产业,引发前所未有的炼油厂关停潮。

根据分析公司Siala的数据,截至9月下旬,该国近38%的石油精炼产能(约每日33.8万吨原油)陷入停摆。

汽油和柴油产量在8月下降6%后,9月再度暴跌18%,炼油厂停工规模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此次中断打破了仅在一个月前创下的纪录——当时23%的精炼产能停产。

该公司估计约70%的停产直接源于无人机打击,截至9月底,这些袭击已摧毁俄罗斯近25%的总精炼产能。

仅9月份,四座大型炼油厂在遭无人机攻击后停工。包括列宁格勒州的基里希“金埃夫”工厂(俄罗斯第二大炼油厂),以及跻身全国前五的罗斯石油公司梁赞炼油厂。

梁赞设施于9月5日遇袭,金埃夫工厂于9月14日停产。新古比雪夫炼油厂9月20日停工,两日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阿斯特拉罕天然气加工厂也宣告停摆。

这对俄罗斯国内燃料市场造成严重冲击。9月汽油产量骤降100万吨。远东地区和被占领的克里米亚已出现连锁反应,加油站将每名顾客的加油量限制在30升以内。全国超过20个地区正面临油荒。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数据显示,8月俄罗斯化石燃料出口收入环比下降2%,至每日5.64亿欧元——这已是该国化石燃料出口收入连续第三个月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