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梅根·马克尔在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拍摄的短视频掀起舆论风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名人出行引发的过度解读,更是英国小报文化与王室恩怨的延续。戴安娜王妃香消玉殒的阿尔玛桥隧道,早已成为承载公共记忆的悲伤地标。而这次风波中,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媒体如何将时尚博主的日常片段,编织成"对逝者不敬"的叙事链条。哈里夫妇与《每日邮报》持续多年的法律对抗,以及梅根团队强调"完全不知情"的回应,让这场争议折射出更复杂的图景:当私人生活被置于舆论放大镜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 insensitive"?或许正如王室评论员所言,人们总能从她的一举一动中找出"错误"。

梅根·马克尔因在距离戴安娜王妃遇难隧道不到一英里处的汽车座椅上拍摄视频,被英国小报指责缺乏同理心。

苏塞克斯公爵夫人从汽车后座发布的影像显示,她正经过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看似朝着阿尔玛桥方向行驶。尽管位于塞纳河另一侧,戴安娜正是在1997年于阿尔玛桥下方隧道遭遇车祸身亡。

社交媒体上的批评者指责梅根漠视他人感受,这则新闻更登上了与苏塞克斯夫妇积怨已久的《每日邮报》头版。

梅根方面向《新闻周刊》透露,她完全不知晓隧道就在附近,并直指英国小报在戴安娜悲剧中扮演的角色——当年王妃的车辆正是遭狗仔队追逐:"《每日邮报》抛出缺乏同理心的论调实在讽刺。"

"他们硬是要在Instagram帖子与哈里母亲之死之间建立牵强至极的关联,这才是最令人心寒的部分。"

消息人士强调哈里正在以历史性电话窃听指控起诉《每日邮报》,案件将于明年一月开庭。该报对此予以否认。

为何此事引发轩然大波

哈里与梅根曾多次谈及戴安娜,包括哈里直言担忧历史重演,害怕媒体侵扰会导致梅根遭遇类似悲剧。

他也曾以更积极的语气表示,认为梅根正通过慈善事业延续戴安娜的脚步。或许正因如此,戴安娜已成为支持者与反对者评判这对夫妇的重要视角。

事件核心聚焦

梅根影像中某段片段在配文"让我们开车经过阿尔玛桥隧道,就为刺激哈里!这就是我的作风!#哈里王子 #梅根马克尔"发布后,获得54.2万观看与1100次点赞。

《每日邮报》网络版打出标题:"梅根驶过戴安娜事故隧道时脚踩座椅拍视频遭炮轰,王室专家暗示哈里可能极度不悦"。

梅根于周六在Instagram快拍发布从汽车后座拍摄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影像后,镜头转向她当晚出席巴黎时装周巴伦夏加秀场所穿的黑色细跟鞋。

消息人士表示:"这是巴黎塞纳河畔的美丽景致,桥梁灯火璀璨,她只是记录巴黎夜景,而《每日邮报》却试图扭曲成精心策划的暗黑讯号,这才是整件事最不堪的部分。"

各方观点交锋

英国王室评论员阿芙阿·哈根:"说真的,这只是人们鸡蛋里挑骨头。那本是个纯粹美好的瞬间。"

"她拍摄时根本没考虑所处位置,也没预料会有人刻意解读。我认为毫无恶意可言,人们总能从她的行为中挑出毛病。"

哈根盛赞梅根在巴伦夏加秀场"惊艳绝伦"。

理查德·菲茨威廉姆斯向《每日邮报》表示:"无法理解她究竟在想什么——或者说根本没过脑子...分享与威尔士王妃悲剧逝世存在任何关联的视频令人难以置信。"

哈里在2023年回忆录《备胎》中描述2007年亲驱车穿过母亲遇难隧道:"我23年来做过不少蠢事,但这次堪称荒谬至极。我告诉自己需要疗愈,实则适得其反。"

青年时期的哈里曾坚信母亲为躲避媒体而隐姓埋名:"内心深处我渴望重读警方档案时的那种怀疑,但那晚所有疑虑都粉碎了。"她真的走了,"我意识到,‘永远离开了’。"

视频争议爆发前,梅根发言人向《新闻周刊》强调:"这是她十余年来首次重返时装周,旨在支持刚出任创意总监的皮埃尔保罗·皮乔利。双方多年合作涵盖多个世界级重要场合的造型设计,此次亮相是艺术友谊与时尚共鸣的见证。"

后续发展追踪

哈里起诉《每日邮报》发行商联合报业有限公司涉嫌电话窃听与非法律信息收集,这场高风险诉讼将于新年开庭。公司坚决否认所有指控。

若您对查理三世国王与卡米拉王后、威廉凯特夫妇、梅根哈里及其他王室成员有疑问,欢迎发送邮件至royals@newsweek.com,我们的资深王室记者团队将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