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披露,南极冬季海冰面积已创下近半个世纪卫星观测史上第三低峰值,这场白色危机昭示着气候变化对地球南极的侵蚀正在加剧
每年南半球凛冬降临,环南极海域便会凝结出绵延数百公里的冰原,通常在九至十月达到极盛,而后开启周期性消融
科罗拉多大学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初步监测显示,今年9月17日观测到1781万平方公里的冰盖峰值
这份2025年极值在47年观测记录中位列历史第三低,仅次于2023年最低谷与2024年次低点——仍远低于正常水平线
科罗拉多大学资深研究员泰德·斯坎博斯向法新社透露,2016年前南极海冰始终呈现"波动式缓慢增长"
但"全球海洋暖流正持续渗透南极近岸水域"——意味着气候变化终将魔爪伸向了这片最后的冰封秘境
浮冰消融虽不直接助推海平面上升
但白色冰原的退却,将使原本反射太阳能量的镜面化为吞噬热量的深蓝海域
海冰更是南极冰盖的天然护盾——既能削弱惊涛对海岸的冲击,又可化解狂风对冰原的侵蚀,阻止冰川大规模滑入海洋引发海啸式上涨
危机中竟暗藏转机
"当湿润海洋气流更易抵达大陆,暴风雪将携带更多水汽,为冰盖披上更厚的积雪铠甲,这在数十年内可抵消海平面上升"斯坎博斯分析道
但科学家紧急补充,尽管增雪能暂缓危机,历史气候记录显示:持续变暖终将导致冰盖不可逆萎缩
南极冰盖蕴藏的陆地冰若完全融化,足以淹没全球沿岸低地——这场末日浩劫或许需要数个世纪酝酿,但警钟此刻已震耳欲聋
而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热量,正有九成被海洋默默吞噬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