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staff walk through a Seoul hospital in this Sept. 1 photo. (Yonhap)

编者按:韩国社会正掀起一场关于精神健康法规的激烈讨论。近日政府公布的2026-2030年规划中,拟修订《精神健康法》引发广泛关注。现行法规将监护责任完全压在患者家属肩上,当患者出现暴力倾向时,家人既无权强制送医,又要承担法律责任,陷入"管不了却要负责"的困境。2019年造成5死17伤的纵火案凶犯的哥哥曾坦言,眼睁睁看着弟弟病情恶化却无计可施。这场修法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责任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深层博弈。让我们通过以下报道,了解这场关乎千万家庭的法律变革。

争议条款让家庭成员为亲属行为担责

韩国政府周日表示,正考虑修订法律,免除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成员行为及安全的法律责任,

这项修订已被纳入政府委托制定的2026-2030年规划重点项目中。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五年计划受保健福祉部委托制定,其中包含关于精神疾病患者权利与待遇的内容。

计划焦点是可能修订《精神健康法》,该法目前规定患者的法定监护人负有保护责任。

但批评者指出,这些条款将责任重担完全转嫁给家庭,政府应当共同分担。

《精神健康法》第22条明确规定,监护人职责包括确保受照护患者不伤害自身或他人,并规定经精神科医生诊断后可安排住院。

现实中,这两条规定常使监护人陷入两难。韩国精神障碍者家庭协会官员金英熙表示,当照护对象出现暴力发作征兆时,监护人无权强制送医。该协会致力于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及残疾人的生活。

金某在专栏中提及2019年造成5死17伤的纵火案。纵火犯的哥哥曾试图将其送医治疗但遭拒绝。他强调强制住院需医生批准,但患者拒绝检查时很难获得许可。

"当家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且对他人构成威胁,却连医院都不愿去,你会怎么做?"金某在2024年专栏中写道。

警方或政府机构也可启动紧急住院程序,但保健部2019年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住院由法定监护人发起。警方和政府主导的紧急住院分别占22.2%和10%。

该协会一直推动建立更积极的国家干预机制,当精神疾病患者构成危险时由公权力介入,并废除主要责任归咎家庭的规定。

规划中的其他项目包括提升精神疾病患者权利,如取消其获取国家认证执照的限制。目前无条件禁止运营托儿所和产后护理中心,美发师或卫生师等职业则需经医学专家批准方可取得执照。

该规划将接受政府审议,并据此制定具体方案。据保健部官员透露,方案很可能在11月底或12月初举行听证会。